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飆升,正在考驗各國央行如何收回刺激措施的能力。從長遠來看,若央行退場的時間太晚,恐將促使房價進一步上漲,並加劇對金融穩定的擔憂;若央行撤回刺激措施的力道太猛,將擾亂市場並拉低房價,進而威脅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復甦。
彭博資訊報導,紐西蘭、南韓和加拿大的央行官員將在本周召開利率決策會議。這些國家節節上揚的房價,正使央行承受壓力,須想辦法讓一般勞工買得起房子。央行決策官員對房市泡沫爆破造成的金融危機仍記憶猶新,因此,隨著經濟成長,部分央行在討論放慢資產收購步調、甚至是升息時,如何抑制飆漲的房價,成為最需深思熟慮的難題。
瑞穗總合研究所經濟學家、前日本央行理事門間一夫說,大多數央行將會逐步撤回疫情時期的支持措施,但如何在退場時不會傷害到房貸戶,將是一大挑戰,「貨幣若用於某些特定目的,例如抑制房市活動等,恐怕造成其他問題,像是過度抑制經濟復甦」。
不過,若央行不出手抑升房價,又會衍生其他風險。彭博經濟分析顯示,當前房市已閃現類似2008年泡沫的警訊,恐怕引發金融失衡的問題,並使不平等惡化。
由於許多經濟體仍在努力應付疫情或緩慢的貸款成長,央行官員或許可以尋求升息以外的替代方案,例如調整貸款成數(LTV)的限制,或是調整房貸的風險權數,這就是所謂的總體審慎政策。但這些措施不保證會成功,因為房屋供應不足、政府的稅務政策,也都是影響房價的重要變數。
萊比錫大學教授施納伯認為,最好的解決方式是,央行停止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,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非常慢且漸進方式調升利率。
更多udn報導
獨/「小野貓」吳秀珠中風4次 打疫苗狂做這事成關鍵
租屋怪事頻發生 她裝監視器拍下詭異女多次「開門偷窺」
他見地下室滲「反光黑水」網笑發大財 過來人曝棘手真相
送國父上月球?校園火箭裝置藏人頭嚇壞人 網笑:七月快到了
更多財經相關新聞
餐飲業慘!國人餐費刷卡年減25% 5月恐寫史上新低
遭減薪者注意 全時勞工生活補貼1萬元開放申請
工讀機會大減15% 暑期賺外快難
單靠航海王還不夠 電子股回神關鍵竟是它
台積15日法說 外資提六問
今日推薦影音

白內障不可逆,視力會不斷衰退,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,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,白內障可藉由手術方式有效治療。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,目前手術方式已廣泛進展到微創的「超音波晶體乳化術」,不須打針、不用縫線,採點麻藥的局部麻醉方式,傷口微小僅0.2公分,將白內障利用超音波的方式震碎後吸出,再置入新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,以往傳統手術需費時半小時,現在已縮短成10至15分鐘即可完成,不僅疼痛度降低,術後發炎、感染率也大幅減少,復原也快速。
因應不同人工水晶體的演進,從早期的單焦點到雙焦點水晶體,一直進階到現在的多焦點或3焦點的水晶體,目的是為了幫助眼睛找回年輕時的視力狀態。單焦點水晶體只能針對固定焦點,看遠處能達到清晰,但近距離如看報紙的時候則會變得模糊,所以必須配戴老花眼鏡矯正。現今科技光學的進步,多功能的多焦點或3焦點的水晶體問世,遠中近都能看得清楚,搭配抗老花水晶體術後不須戴老花眼鏡輔助,散光度數高也能選擇抗散光功能水晶體,因應不同的眼睛狀況,都能有符合需求的水晶體可以矯正所有光學的問題。
陳逸川說明,當6、70歲的老人家來看診主述視力逐漸模糊,過去沒有近視或遠視,確認罹患白內障,希望回復良好的視力狀況,同時也不想受到老花眼鏡束縛,且日常社交生活仍活躍;抑或是因外傷、糖尿病或者長期服用某些藥物,導致白內障提早生成的年輕型中年患者,這2類患者都建議可選擇抗老花或3焦點水晶體,提高日常生活使用的便利性。若有夜晚開車需求,就需要植入低夜間眩光的多焦點或全焦段人工水晶體。
此外,若罹患白內障前已有遠視200至300度,隨著年紀增長出現老花現象,眼睛的調節力會加速衰退,導致老花更嚴重、眼睛容易疲累,通常首度看診會主述除視力模糊,看物體也覺得很吃力,舉例而言,50歲沒有遠視的人配老花眼鏡僅需150度,同齡擁有遠視300度,老花眼鏡度數卻需配到450度,經過白內障手術治療後,原有的度數會歸零,置放新的人工水晶體就會減少原來遠視和老花的度數,看遠近都能輕鬆不費力。
陳逸川建議,白內障術前必須經過仔細評估檢查,依照每個人生活習性、用眼習慣等,與醫師溝通討論,再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,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,同時也可縮短術後適應期。再者,白內障術後應遵照醫囑,規律點藥、回診追蹤,初期應避免揉眼睛、勿讓自來水流進眼睛,微創術後約1周狀況就能穩定,2周就能回復正常。